學英文文法卻不會用?3招把文法變口說

許多學英文的人都有過這種挫折:考試的文法題都會寫,時態、假設語氣、被動句條理清楚,但真正要開口卻一句話都卡住。明明學了很多文法規則,卻不會用在實際對話裡,結果就是「會寫不會說」。

其實,文法本來就不是用來考試的工具,而是幫助你清楚表達、精準溝通的結構。問題出在我們學習的方式常常偏重「理論記憶」,卻缺乏「口說運用」。要把學過的文法真正轉化成能脫口而出的語言能力,關鍵在於練習讓文法「活用」起來。

以下就分享幾個非常實用的方向,幫助你把死板的文法知識,變成能在生活中流暢說出口的實力。


讓文法從書本走進生活

首先要意識到,文法不是用來背誦的條文,而是用來「表達意思」。很多人在學文法時,專注在條件式是 if + S + V,過去完成是 had + p.p.,但從來沒想過:「我什麼時候需要說出這種結構?」

想想你在中文裡怎麼用語法。例如講條件:
「如果明天下雨,我就不去。」
英文裡就需要用 if 子句:
If it rains tomorrow, I won’t go.

真正要把文法用出口,就要先在腦裡建立「情境」和「溝通目的」。也就是說,每學到一個文法點,不只是問「規則是什麼」,而是問「這可以用來表達什麼意思?」

很多專業的線上課程設計都會強調這點。像在 TutorABC 的課程中,老師不會只是解釋公式,而是引導學生在各種對話情境裡實際使用,幫助你了解「為什麼要這樣說」。


句型化練習,讓文法變成習慣

另一個常見的問題是:學完文法規則之後就放下課本,以為「知道了就會用了」。其實真正的差別在於「有沒有反覆輸出」。

最有效的方式是把文法點「句型化」。比如學到條件句,可以先練最基礎的結構:
If + 現在式, will + 原形動詞.
再造很多自己的例句:
If I have time, I will help you.
If it rains, we’ll stay home.

重點是替換內容、反覆說出來,直到成為你的語言反射。

在專業的課程裡,老師會給學生大量的句型範例,並且設計替換練習,讓你在課堂上反覆開口,逐步把學到的文法「內化」。不只是會寫正確句子,而是能在對話裡自然使用。


模擬真實對話,驗證和調整

最後一個關鍵是「真實輸出」。
很多人學英文就是一直看影片、讀書、做題,但從沒試著用英文和人講過。結果就是腦裡懂,可是一開口就不會用。

要克服這點,就要把學過的文法主動用在真實對話裡。
例如練過過去式,就可以聊: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I went hiking with my friends.

練習現在完成式,就可以說:
I’ve seen that movie before.
I’ve never been to Japan.

在這樣的對話中,你才能發現哪些用法不熟、哪些地方會卡,並且立刻調整。

很多人會選擇報名真人外師的課程,就是因為可以在安全的環境裡和老師對話練習,得到及時糾正,不用怕犯錯。TutorABC 就特別強調這種「互動式教學」,讓學生不是被動聽講,而是在實際對話中把文法活用起來。


真正的文法力,是說得出來

學英文文法的最終目的是什麼?不是考試高分,而是能在國外旅行時順利溝通、能和外國同事聊天、能在會議中表達自己的觀點。

真正的文法力,不是「知道」規則,而是「說得出來」。而要做到這點,就需要輸入(看、聽)和輸出(說、寫)都兼顧,尤其是大量的實際開口練習。

如果你一直卡在「背過規則卻開不了口」,試著給自己多一點機會用英文「說」。可以是找朋友練習、自己錄音、自言自語、或是參加線上真人課程。重點是把文法從腦袋裡的知識,變成嘴巴能自然組出的句子。


給想要真正學會文法的人

很多學員分享,他們以前在學校考試成績很好,但出國還是聽不懂、說不出口,因為從來沒有在「真實互動」裡練過。

如果你也想改變這個狀況,不妨找一個能給你練習空間、能提供即時回饋的學習管道。像 TutorABC 的線上課程設計,就是希望把文法教學從死背公式,變成活用在生活裡的工具。你可以在課堂上和外師對話,討論你的生活、興趣或工作,順便用到各種文法結構,讓「正確的說法」成為習慣。

試過之後你會發現,文法並不是考試專用的難題,而是幫助你清楚、自信說出自己的想法的好工具。如果想體驗這樣的方式,可以先預約一堂免費體驗課,親自感受「把文法變口說」的練習到底有多實用。

分享這篇文章:
立即領取 免費1對1外師體驗課

姓名

Email

國碼

手機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reCAPTCHA and the Googleandapply.
閱讀並同意接受會員服務使用條款隱私暨個資保護聲明
追蹤Tutor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