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的UX-每個難忘都可以許下願望2》 從失敗感,學怎樣人生勇敢

失敗了不要緊,重點是要培養孩子接受並承認失敗勇氣!
我們想讓爸媽知道的是⋯
沒人喜歡失敗,但把握失敗的經驗、從中獲取成長的養分,卻能夠激發出迎向挑戰的勇氣。爸媽們請試著給予孩子犯錯跌倒的空間,陪伴他們用正面的態度理解並體會苦澀的失敗感,當他們每站起來一次,便離夢想更近了一步,從而活出更加無所畏懼的人生!

『吼~這個遊戲設計得很爛耶,我每次都在這邊死掉,我不玩了啦』

幾乎每個小朋友都喜歡玩遊戲,有人即使輸了還是一再重來、捨不得放下手機,有人則只愛玩自己熟悉、能贏得勝利的遊戲。前者樂此不疲,後者卻似乎更容易因為失敗而受打擊、心生抗拒。 在虛擬世界裡game over,大不了換一款遊戲重新開始、或是改投入別的興趣,但當碰到的是人生中的挫敗時,爸媽們卻希望孩子不要輕易說放棄。在這個變化快速的世界裡,我們究竟該如何教導孩子活出愈挫愈勇的人生呢?

拋棄責任、厭惡失敗,一切都是別人的錯?

 
有些大人看到年幼的孩子跌倒、或撞到桌子而大哭時,會心疼地拍打地板、責罵桌子「壞壞」來安慰他們停止哭泣。這個不經意的舉動,卻很可能讓孩子模仿,開始將失敗的「痛苦轉嫁、責任外包」。 意外養成這樣的「習慣」,會降低一個人的挫折忍受度;一但碰到不順心的事情,就習慣性地怪東怪西。好比過不了關便開始埋怨遊戲設計得不好、玩起來不順手,或是電腦太舊、網速太慢,甚至發脾氣「拒絕再玩」,卻沒想過自己是否有可以改進及加強的地方。

User Experience(使用者體驗,簡稱UX),是這一二十年來在遊戲及網頁設計領域頗受看重的主題,強調重視並依據使用者的實際體驗及意見回饋,持續改善設計,以達到最佳的使用感受及產品表現。 在遊戲闖關、解謎的過程中,玩家會注意到每個關卡的規劃邏輯、解說有沒有清晰易懂、還有關卡的難易度設置是否合宜等等。同樣是「體驗至上」,現實人生受影響的程度更為明顯。其中最大的差異,是『「要如何面對挑戰」的態度修改權限』掌握在我們手上,我們可以在碰到難關失敗時,閃躲迴避、找代罪羔羊,埋怨各種外在條件的不配合,也能夠選擇誠實檢視自己的錯誤、或是能力不足之處,進而尋找應該修正加強的地方。

每一次挫折,都是孩子學習負責的好機會!

鍛鍊復原力,讓跌倒的傷變得微不足道

 
當孩子因為失敗而賭氣大喊「我不玩了」,很多時候他們並非真的不想玩,而是抗拒無法取勝而反覆碰到的挫敗感。由於不懂得如何應對落入下風的艱難困境,才用逃避的態度來給自己台階下。 但身為大人的我們也知道,「逃避雖然可恥又有用」,卻會讓一個人離成功和快樂的生活越來越遠。因此,從小培養處理挫折的能力,便顯得更加重要。

美國賓州大學心理系的Prof. Karen Reivich與Dr. Andrew Shatté,在兩人合著的《挫折復原力》(The Resilience Factor)一書中便提到,「界定成功和失敗的分界點,不在於教育、訓練、與經驗,而是挫折復原力(resilience)。因此我們必須趁早幫助孩子養成不容易被失敗打倒的能力,因為我們都理解,「失敗這件事不是會不會出現,而是什麼時候發生!(出處)」

擁有挫折復原力,能讓我們就算碰到失敗和沮喪,也懂得如何從受傷的情境中療傷復原,重新再站起來。值得注意的是,挫折復原力並非「全有或全無」的二分法,而是每個人身上都有、且能夠隨著適當培養、鍛鍊,慢慢增加的能力。因此能夠發揮出多大的復原力,將決定孩子未來在遭逢逆境時,可以承受多少打擊,並且能在多快的時間內自我修復後「重回戰場」。

學會在挫折中讓自己復原,培養強大自癒能力!

化阻力為助力,激發勇敢態度、持續「優化」人生

 
當我們叮嚀孩子做任何事都是「熟能生巧」的時候,別忘了,「跌倒後如何爬起來」同樣是需要練習的。不論是學柔道或是直排輪,第一步永遠是教育初學者如何「安全地跌倒、穩定自己後再站起來」,這些練習,都是為了讓他們有「繼續再戰」的機會,不會因為一次挫敗就重傷、甚至從此退場。 一但學會了跌跤後再站起來的方法,他們將更能夠鼓起勇氣、嘗試新事物,因為足夠的練習會讓他們理解,就算失敗也只是一個過程,並不那麼可怕。

尼采說「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但他沒提到的是,要是沒有預先的準備和練習,就算不死也會去掉半條命。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的Prof. Benjamin Jones和Prof. Dashun Wang,便在一篇發表在頂尖科學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論文中表示,早期受過挫折的團隊,比起一路順遂的團隊、長久下來在學術上的成就表現更為突出。其中的關鍵,是必須要能夠從失敗中學到經驗、並且逐步調整改進。

因此,爸媽們可以試著在生活中放手,讓孩子練習為自己負責,例如不再逐題檢查作業,或交由他們自己整理隔天上學要帶的課本、書包等等。這些在安全範圍內的試探摸索不會帶來真正的危害,又足以給他們機會在碰到挫折時學習應變。就算是寫錯內容、或是忘了帶東西也沒關係,他們能在親自體驗的過程中學到如何處理問題,並且避免下次在同一個地方再次犯錯。

真正的勇敢,並非不怕危險地到處亂闖,而是跌倒後能夠振作、再繼續前進。只要爸媽持續引導和陪伴,幫助孩子學會「優化」自己的人生UX,從失敗中獲取養分,便能夠早早培養出靈活應變、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更勇於迎接未知的考驗!

爸媽的引導、協助與陪伴,是孩子學習勇敢的重要關鍵。
分享這篇文章:
立即領取 免費1對1外師體驗課

姓名

Email

國碼

手機

閱讀並同意接受會員服務使用條款隱私暨個資保護聲明
追蹤Tutor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