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籃高手─第五部劇場版:等很久才來的 是一種前進

「 我想打籃球 」 這一句說話更成了整套《灌籃高手》最經典的台詞

足足等了26年!1996年結束連載的知名漫畫《灌籃高手》,在2020年宣布將拍攝最新的劇場版,作者井上雄彥也宣布了製作全新動畫的決定。2022年12月,這部經歷漫長回歸的籃球巨作,終於即將再次躍上大銀幕。這次的新作是該系列中的第五部劇場版動畫,不僅粉絲引頸期盼,就連只是曾經耳聞的朋友也好奇,到底是怎樣的漫畫,能擁有這樣讓人耐心等待的魔力?

在那個年代,比起許多強調誇張或華麗的漫畫來說,《灌籃高手》的畫風更偏寫實,加上貼近真實籃球技巧與激烈比賽的劇情,帶著點年少輕狂,混雜了一群人為夢想而熱血的情緒,拼盡全力燃燒的態度,以及最後鎩羽而歸的遺憾和淚水,讓看過的人忍不住產生共鳴:這像極了我的青春。

即使執著的事物不同,《灌籃高手》不論戲裡戲外,都像給你我的「青春」下了最貼切的定義。

故事裡,青春像是 ── 拼一把證明自己,即便最後不如人意

在漫畫裡,主角櫻木花道為愛加入籃球社,首先挑戰心上人赤木晴子的哥哥赤木剛憲,後來遇到莫名其妙被他當成假想敵的超級新人流川楓,然後一路再對上控球後衛宮城良田、以及武石國中的王牌MVP三井壽。

每一個角色都有不一樣的過往故事,卻有共同的目標,在某個時間點相遇,找到了各有所長的彼此。他們從原本不抱希望,到對「全國制霸」的熱情仰望,心中勇敢地對自己承諾要闖出一片天。從打敗縣內種子球隊翔陽、僅些微差距輸給王者海南、後來淘汰強勁的陵南成為縣代表隊,進軍全國,直至打敗了「全國第一常勝軍」的山王工業,這彷彿是告訴主角群們,那個「全國制霸」的夢想就只差最後幾步。26年前,主角們的高峰停在這裡。

誠如作者井上雄彥所說的:『如果不在應該結束的地方結束的話,對作品來說就是一個不幸。』「無法盡如人意」才是人生的真相,也是這部漫畫十分受到認可的「寫實」之處。大家之所以喜歡,正是因為它像極了大部份人的人生,即便當時年紀尚輕的你我,如今成了三四十歲的大人,也仍然同樣保留著《灌籃高手》熱血的DNA。

” 安西教練:現在放棄的話,比賽就結束了喔 “, 說出滿滿人生哲學的語錄,真實點出運動員精神的初衷:永不放棄的態度!

現實中,青春像是 ── 當年沒有的答案,幾年後有天恍然大悟

距離1996年漫畫連載停在山王一戰,8年後的2004年,《灌籃高手》單行本突破一億冊,井上雄彥在神奈川縣立三崎高校舊校舍的黑板上,畫出《十日之後》交代了當年未完的結局(另被熱情粉絲繪製成了彩漫)。作者透過這樣的方式告訴我們,湘北最後沒能拿下冠軍。

我們看過他們因為渴望的目標熱血拼命,然而當最後塵埃落定,每一個人終要回歸正常的生活、回到平常的自已。有人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有人為了下一次的比賽做準備、有人享受難得的閑逸、有人搭上飛機前往國外尋找更好的自己、有人依然說著:因為我是天才啊!這種大戰後的平靜淡然,對於在現實生活中也曾如此努力的人來說,充滿十足的既視感。

或許當年漫畫停在終局之前,就如同「年輕時的我們想要當下就知道答案,但卻怎樣也得不到」的心情,直到多年後的某一天忽然想通了、或是無意間聽到某個消息才終於懂了。雖然,答案與交代不能真的改變什麼,但卻為了年少時的義無反顧,加上了一個「成熟後才明白的『豁然開朗』」。

The First 回到起點,長大後依舊是少年

比起等待《灌籃高手》回歸,我們更像是在對過往的青春與追不回的時光、和對回憶與自己有所交代。

日本當地許多戲院,在7月2日那天紛紛掛上了《灌籃高手》劇場版的海報,海報上出現的「The First Slam Dunk」字句,據推測將是今年年底上映時的電影片名。海報上湘北籃球社五人組的大頭畫,依照角色搭配了不同的文案:

宮城良田-「當問題兒童不行嗎?」
三井壽-「前中學MVP不行嗎?」
流川楓-「我就任性不行嗎?」
櫻木花道-「是素人不行嗎?」
赤木剛憲-「像猩猩不行嗎?」

這些文案彷彿在回應著斗大的標題:The First,意味著「回到起點、還我本色」。

很多人認為,《灌籃高手》之所以引起共鳴,是刻畫出每個人的青春歲月,那個有大把心神、體力、時間可以浪費的年紀,與不顧一切的傻勁。但青春會老,隨著年紀增長,會讓人留下「想當年」或「當時可以再努力一點點」的遺憾,但正是因為這樣的遺憾有著不完美、有著無法事事如願,那才是「青春」。

青春裡都會有不完美的夢想,我們無法決定結局。在青春散場的時候,我們會為遺憾流淚,但我們也會為曾經擁有的快樂微笑。

而所謂的長大,不正是在失敗中修正、在困難中改變、在挑戰中超越、在無知中學習?每個經歷都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或許這當中會變得「懂事、世故」甚至「膽小、卻步」。然而,就像26年後即將回歸的《灌籃高手》,以及The First的標語一樣:找回遺失許久的自我,也找回自己的初衷、善良與熱血,能讓我們再次勇敢前進。就像呼應五人組的心聲,理直氣壯地對自己喊道:「○○○○,不行嗎?」

我們才會發現,原來,等很久才來的,是一種前進;等很久才找到的,是自己。

分享這篇文章:
立即領取 免費1對1外師體驗課

姓名

Email

國碼

手機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reCAPTCHA and the Googleandapply.
閱讀並同意接受會員服務使用條款隱私暨個資保護聲明
追蹤Tutor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