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你自己的英文好嗎?
如果不好,你覺得原因是什麼?
國內的英語教育已行之有年,只要有上過義務教育,就一定學過英語;高中、大學的入學考試,英文也是主要考科,更有不少人從小到大一路補習,甚至到了出社會,都還是難免會用英文。
但你為什麼還是覺得自己英文「不夠好」呢?答案很簡單:因為考試成績不夠好。
只是,表面的考試成績,真的能作為衡量英文實力的標準嗎?
一直以來,台灣教育體系就被詬病為「考試領導教學」,只要背誦、強記,就可以在考試中取得高分。對分數斤斤計較,不僅忘了學習的樂趣,更忘了很多「科目」不只是科目。
英語就是最好的例子。在學校中學習單字、文法,考試作答克漏字與閱讀測驗,花了這麼多功夫,唯一目的居然只是在考試拿到高分。而為了拿高分,我們小心翼翼,把所有答案都寫到「完美」,一點都不能有模糊的彈性。
這連帶就影響到了我們對英文的自信。在需要英語的場合,一看到英語母語人士就頭昏眼花、心跳加速,腦袋打結、口乾舌燥,拼命忖思該用哪一個單字、這樣的文法結構有沒有問題,一直思考「我的英文到底是不是『對的』?」
長期下來,這樣的心態讓我們恐懼英文、面對母語人士時感到自卑,連帶對英文產生心裡障礙,覺得讀了沒有成就感,被完美主義壟罩,形成惡性循環,因此更加相信:「我的英文不夠好。」
千萬別讓這樣的心態,繼續影響下一代。這一代的孩子,比父母親一輩擁有更多的資源與機會學習英文,電視與網路上無數個英語影視作品、遊戲、歌曲,生活中也常常能見到母語人士,更有許多機會出國遊玩。你可能不知道,其實你的孩子早就在耳濡目染中,學習到了不少英文。
然而,一旦他們進入正規教育體系,就很容易重蹈覆轍上一代的陳規,再度落入死背與考試的挫折,這樣就可惜了他們年輕柔軟又活力充沛的腦袋,也破壞了對英文的信心與興趣。
如果你認為孩子英文不夠好,可能只是他「考試成績不夠好」。他們也許早已認識許多單字,也能夠簡單表達自己的意思,卻因為考試所要求的正確答案,而縮回龜殼。
其實,你需要的,是給孩子們一個開心說英文、從容表達自己的空間。
有些家長會擔心,孩子學英文是否有「黃金時期」?是不是越早越好?是不是一定要全英語環境才最好?
《親子天下》雜誌曾訪問多位台灣的英語教育學者,提出學英文「沒有所謂黃金時期」的說法。師大英語系教授李櫻就說,英語學習的重點不是時間,而是「家長的態度和期許」。前亞洲大學應用外語系系主任張湘君也指出,初學英語的時機只是學習成敗的因素之一,教材、教法、學習策略及家人態度等更重要。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史諾(Catherine E. Snow)則強調,學習語言最關鍵的「最佳配套條件」,包括了正確的語言學習觀念、適齡適性的教學法,豐富的語言輸入及互動,和正面的回饋及鼓勵等。
由此可見,家長能提供的,不是把孩子送去雙語學校、英語補習班,或是仰賴學校老師的教學,再憑著孩子的考試成績,就能判斷孩子的英語標準。
家長能做的,就是提供給孩子一個充滿鼓勵、回饋與自信的學習環境,並與孩子一同學習互動,邀請孩子多用英語表達,即使出了錯也沒關係,而是培養信心與勇氣。
有些家長可能也擔心:「我自己英文都不好了,該怎麼幫助孩子呢?」
你並不孤單,我們都是考試教育下的受害者。不過,所幸現在有非常多的資源,能彌補這些空缺。在台灣經營逾20年、口碑良好的線上真人英語教學平台 tutorJr ,就可以由專業顧問為所有年齡層的學生,量身打造課程。
tutorJr的課程著重的,是語言的活用與互動。表達的順暢度與態度,才是讓對方了解自己意思的關鍵。就連母語人士也會承認,完美的文法是不存在的。 tutorJr 希望建立一個輕鬆但有架構的對話空間,讓所有人都可以自在發言,慢慢建立起英語自信。
不論是一對一課程,或是小班主題課,甚至能規劃親子共學, tutorJr 能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對英語的敏銳度與熟悉度,很快就能開口說出來。
我們都知道,語言是活的,不只是課本知識。不要被正確答案框架,也不要因此少了自信。孩子缺乏的不是能力或訓練,而是信心與鼓勵。別讓「不敢說」、「沒答對」的錯誤觀念,斷送了孩子登上世界舞台的機會。
一起自信開口說英文吧!
姓名
國碼
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