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五十歲,為何比較潮的總是隔壁那位

高中老同學在臉書上傳了跟住美國的小孫女開心視訊影片,以前沒看他英文有多好,現在聊起天來倒是很溜,順手滑了滑他的動態牆,不是夫妻出遊照、就是吃美食、看展覽的打卡記錄。忍不住暗暗地好奇,「為什麼別人的日子都過得這麼有趣,我卻沒什麼拿得出來說嘴的經歷呢?」

看別人的生活都很「潮」,自己的話題卻很「乾」

老朋友出席聚會騎著剛買的重機,同事剪了個年輕了十歲的新髮型,鄰居號召揪團去社區大學學跳國標舞,身旁的人好像都跟得上時代,看起來總是「潮」得很,偏偏似乎只有自己「一直在變老」,三句話不離家裡煩心事、工作不如意、或是健康新困擾,被生活的重擔給壓得死氣沈沈。其實,這個隱約的羨慕心態,是來自每個人都有的自卑感。

在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裡,「現代個體心理學之父」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認為,人類從嬰兒時期開始,就需要大人協助才能存活,這種渺小脆弱的特性,讓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有或多或少的自卑感。「不夠完美」才會讓人想努力成長,這是個人情緒中正常反應的一種,並不是壞事。

不論有沒有意識到,這種若有似無的自卑感,讓我們對旁人,輕則產生羨慕、重則嫉妒不滿,而且,只會對我們「有機會擁有的人事物」產生自卑。年輕時關注學業成績,中年後較勁工作成就,甚至財富資產、家庭和樂等等,看到其他人過著「我本來有可能過上的好生活」,自然會讓人心生嚮往。

小心自卑情結作祟,與美好人生絕緣

有自卑感其實是激勵一個人前進的動力,只要能採取正面積極的「補償行動」,反而可以幫助我們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最怕的是把自卑感當成藉口來使用,形成了「自卑情結(Inferiority Complex)」。

活到現在總是有「因為…所以做不到…」的各種理由,看似坦然接受現況,實則當做藉口來阻止自己努力改善生活。不想冒險失去現有的東西,不敢「採取行動」來改變,即使對現在的情況有諸多不滿,也還是寧願忍受,甚至自我說服「這樣已經不錯了」。只要不去做,那現在的不上不下,也就不是失敗,只是「沒去做而已」。

「事業不順,只是因為沒有背景人脈拉關係」,「跟孩子關係疏遠,是夫妻感情不睦導致」,「夢想無法完成,是受到家庭責任拖累」,甚至「退休後空虛無聊,也是由於退休金不夠豐厚」等等。否定「自己的行為能夠帶來變化」,即便看著其他人享受生命、活在當下,仍舊只敢「偷偷羨慕」,什麼都不想嘗試改變。一輩子活在自卑情結的陰影下,失去擁有更精采人生的機會。

Just do it,「做」就對了

「跟別人比永遠比不完」看似是一句老生常談的寬慰話,但其實點出了陷入「挫折感、與自卑情結」的主要原因。

還好,阿德勒提醒,我們不用跟他人比較,只需跟「理想中的自己」做比較,擁有這種「健全的自卑感」,能幫助我們擺脫「自卑情結」的限制,為人生帶來有建設性的積極轉變。「跟自己比較」可以完全掌握成敗,「立即行動,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好一點點」,是變快樂最直接的方法。

羨慕人家總被稱為「美魔女、成熟大叔」、體態保持得像年輕人、隨時跟上時事話題、充滿活力全世界到處跑嗎?比起昨天,今天的你可以多花點時間敷臉保養、爬樓梯運動取代搭電梯、參與朋友及社群的討論吸收新知,甚至報名學英語,一步步推開走向世界的那扇門。只要付諸行動,就能有效消除自卑感,因為你會看到自己正往想要的目標邁進。

如果嗤之以鼻地認為「從現在開始改變」是「心靈雞湯」,恐怕會再次落入「自卑情結」的泥淖中。與其眼紅旁人領先自己的差距,不如起身做出改變。畢竟,套句年輕人最愛的kuso:「每經過一天,每個人的生命就短少了24小時」,現在的你,還要浪費多少時間在原地對自己不滿意呢?

希望生活也有活水注入的話,別忘了「If not me, who? If not now, when? (如果我不改變,誰要來幫我改變?如果現在不做,更待何時?)」不用再羨慕別人的人生多精采,你的潮,要靠你自己來發現。

If not me, who? If not now, when?

語出西元前猶太宗教領袖希勒爾長老(Hillel the Elder),也有人將此句譯做「舍我其誰?更待何時?」女星艾瑪華森(Emma Watson)亦曾在聯合國演講上引用此句,為性別平等發聲。

Share:
Follow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