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學英文-漫畫預言成真?日本7/5大海嘯恐慌事件

漫畫家的「神預言」?

這本漫畫的作者 Ryo Tatsuki 曾在 1999 年出版漫畫,並於 2011 年重印時,明確標記「2025 年 7 月 5 日」將有巨大災難發生,並提到「海嘯浪高是 2011 年的三倍」、「菲律賓海會出現裂縫」。這些說法在 2025 年的今天,剛好對應到南日本地震頻繁的時間點,引發不少人聯想。

許多外媒報導指出,近幾週日本旅遊退訂率飆升,尤其是沖繩、九州等沿海地區最受影響。
你可能會聽到國外新聞這樣報導:
The manga’s eerie prediction has gone viral, prompting some tourists to cancel trips to Japan.
這部漫畫詭異的預言在網路上瘋傳,也導致部分旅客取消前往日本的行程。

更多資源: Podcast學習


英文怎麼說:「可能只是巧合,但……」

常見句型:

It might (just) be + 名詞, but + 句子
用於描述懷疑或保留態度,適合回應各種「真假難辨」的社群事件。

例句:

  • It might just be a coincidence, but it feels unsettling.
    也許只是巧合,但真的讓人覺得不安。
  • It might be nonsense, but people are reacting.
    也許是胡說八道,但人們的反應很真實。
  • It might sound ridiculous, but the timing is too strange.
    聽起來也許很誇張,但這時間點真的很詭異。

可替換詞:
coincidence(巧合)/rumor(謠言)/nonsense(鬼話)/story(故事)/superstition(迷信)


英文怎麼說:「我不太相信,但也有點毛毛的」

常見句型:

Even if + 子句, 主詞 + 動詞
用來表達「就算……也……」,在保持理性時表達情感反應的好用句型。

例句練習:

  • Even if I don’t believe it, it’s all over the news.
    就算我不相信,但新聞上到處都是這則消息。
  • Even if it’s just a story, people are clearly affected.
    即使只是故事,大家還是受到了影響。
  • Even if it’s not scientific, it still feels real.
    即使沒有科學根據,還是讓人感覺真實。

可替換詞:
believe it(相信它)/true(真的)/credible(可信的)/scientific(有科學依據的)


英文怎麼說:「網路把這件事搞大了」

常見句型:

It’s + 形容詞 + how + 子句
這個句型常用來形容「某事令人震驚、有趣或恐怖」,適合用於評論社群現象。

例句練習:

  • It’s scary how fast panic spreads online.
    恐慌在網路上傳得有夠快,真的很可怕。
  • It’s strange how fiction turns into fear.
    虛構的故事竟然演變成真正的恐懼,真的很詭異
  • It’s fascinating how social media influences real behavior.
    社群媒體如何影響人們的行為,真的值得觀察

可替換詞:
scary(可怕的)/strange(奇怪的)/fascinating(吸引人的)/worrying(令人擔心的)


結語

這則「災難預言」到底是真是假?我們不確定。

但我們確定的是:

  • 社群已經轉爆
  • 有人已經取消去日本的機票
  • 你也默默學會了 3 個冷靜用英文回應恐慌的方法

沒發生災難就當練習,有發生……你至少英文講得比別人順。

分享這篇文章:
立即領取 免費1對1外師體驗課

姓名

Email

國碼

手機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reCAPTCHA and the Googleandapply.
閱讀並同意接受會員服務使用條款隱私暨個資保護聲明
追蹤Tutor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