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考英檢考試,哪一個比較有用?


陳超明(致理科技大學通識中心講座教授)

英檢需要嗎?

參加英語檢定考似乎是這幾年在學或就業必經的關卡。很多大學在學測完後,在口試過程中,常常要求考生英語檢定成績;而社會新鮮人在應徵一些比較國際化的公司,第一關的人資篩選可能就是你的英檢成績,而最多使用的成績大都是多益成績,從多益500分到750分,都可以在104或1111人力銀行的各種應徵條件看得到。

而這個英檢風潮,近幾年來燒到高中,甚至到國中、國小,有些父母親希望自己的國小兒女考全民英檢的兒童英檢,有如過去一些鋼琴能力檢定般,來肯定自己孩子語言能力程度,或看看自己花的錢有沒有白費。

英檢有什麼用?

英語能力檢定的本質是種能力測驗,檢驗受測人的英語能力有無達到運用的語言能力水準。近年來,台灣採用歐盟所訂定的語言能力指標(CEFR)分成六級:A1、A2、B1、B2、C1、C2。從最基礎的生活英語A1到接近母語人士的C2等級。一般來說,如果只是出國玩玩,大約A2級就可應付(大約國中畢業程度),進行簡單的生活或功能性對話(如問路)沒有問題,如果需要在職場使用大約要以B1以上,最好能夠到B2或C1等級,才能應付商業協商或談判需求。很多跨國公司都要求B2以上等級做為能否進入面談的門檻。有關這些等級如何對應現有英文測驗分數,大家可以參考各個考試(如全民英檢、多益、托福、雅思、劍橋)等網站找到對應的分數或考試標準。

如何決定要不要考英檢?

這裡要問的是:「你要不要考這些考試?」我覺得回答這個問題來自於「有沒有必要性」。這個必要性,看起來簡單,其實複雜度頗高。首先,很多大學標榜自己學生必修具備國際化能力,除了一些國際課程或海外實習等畢業要求外,仍要求所謂的基本英語能力,也就是英語畢業門檻。如果進入這些學校,畢業前就必要去考試,而某些系所甚至在入學前(口試或書面審查)就會不自覺地將英檢成績納入考量之一。當然,如果你對未來全球化能力不在乎,那就挑選一些不需要英檢成績的學校。有些學校近年來也取消了所謂畢業門檻,免得造成學生抗議(如圖利廠商或未來沒有需求)。

如何決定在校要不要考?

不過,這種逃避英檢成績的心態,可能在進入社會後,發現能夠找工作的機會好像變少了。即使學校不要求,但是不少企業卻在應徵條件上註明英檢要求。在學校時,要不要去考,倒是有個方法可以決定:首先定好自己的理想工作或企業,然後上求職網去看看,這些企業有無英文能力要求(不一定是英檢成績),如果有,那最好在學期間好好準備吧!如果沒有,那就沒有「必要性」去考試。不過一般來說,比較中大型公司,即使現在沒有要求,未來在晉升管理階層時,就會要求一些必要的國際移動力或國際溝通力(英文能力當然就是其中的一環)。

不是畢業門檻 而是你的就業門檻

誠然國際視野或國際能力,不等於英語能力,英檢成績也不等於實際的英語運用能力,但是公司召募人選或是人資單位在考慮面談,英檢成績就是最簡單的工具,所以與其說英檢是「大學畢業門檻」,不如說是社會新鮮人的「就業門檻」。不管你念大學時有無要求,想要進入比較中大型公司,除了你的專業能力外,大抵英檢成績(或其他外語成績),就是你找「好」工作的門檻!

高中職生需要考嗎?

那高中職生、國中生、小學生需要考嗎?高中生需不需要考,也是看「需求性」:你申請或是想念的科系,對於英文的要求如何,如果有全英語授課或使用原文教科書,或台灣的頂尖大學或熱門學院(如台政清交成大等),對於英文能力的要求通常較高,即使一些新興的學校如亞洲、元智、佛光等,甚至一些技職院校如台科大、北科大、南台科大,致理科大等對於英語的要求也都不低。在高中職畢業時申請入學,如果大家條件都相當,具公信力或較高的英檢成績,當然有其優勢。

國中小學生需要考嗎?

國中生或國小生,需要去考英檢嗎?我個人傾向不希望家長一窩蜂的要求自己孩子去考這種壓力不少的考試。當然,最近不少縣市推出雙語課程或設立雙語學校,為了檢驗雙語教育成效,不少縣市或學校,透過國際標準英檢如小托福、全民英檢或劍橋兒童英檢來檢視投入雙語教育經費是否有其成效。此外,不少兒童英語補習班或語言中心,為了招攬學生,也都以英檢來展現自己的教學成效。

個人認為國中小的英語學校首重學習態度與興趣,對於成效,可以持開放的態度,透過質性或實際的閱讀、聽說的表現行為(performance-based),來評量學生實際的學習能力或成效,可能更佳。基本上,個人並不鼓勵或強迫初學者勉強自己去考英檢考試。如果有些孩童對於自己學習進階有所期許,出於自願,去嘗試一下也無妨,也可以訂定挑戰目標。但父母的強迫或學校基於自己的聲譽,強迫學生去考試,則絕對不是一個好的方向或策略,鼓勵小孩子開口、自己主動看英文故事書,這些實質活動,反而是比較好的策略。

要考哪一種英檢?別考一堆文法,這是首要!

至於要考哪些考試,比較好呢?我個人只有一個建議,如果那個考試強調考文法、考語言知識,那就不要去考。最好的語言測驗,能夠測出學生真正的「實踐使用」英語能力,那才是適合檢測語言能力的測驗。大家可以上網去看看各考試題目樣本及出題形式,就可以自己選擇了。畢竟英文測驗就是希望檢驗個人在實際生活上或工作上,是否能夠使用,不是考你的文法有多好,考的是你的英文能力不是英文知識!

別盲從,也別逃避

大家準備好了,評量自己需求,再考量要不要去考,別盲從,也別逃避。畢竟未來找學校、找工作,這是決定的一環!

陳超明教授簡介
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學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英美文學碩士
英國肯特大學狄更斯暑期研究
美國佛州州立大學英美文學博士

現職
致理科技大學講座教授
台灣全球化教育推廣協會 執行長
財團法人趙麗蓮文教基金會 董事
財團法人誠致基金會(實驗教育) 董事
漢聲電台節目主持人

經歷
政治大學外語學院院長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與企業管理中心主任
實踐大學應用外語系、創意產業博士班 講座教授
教育部12年國民教育課綱高中組審核委員
教育部技專院校教學卓越計畫審查、訪視委員
亞洲培訓總會(ARDO) 常務理事、副理事
國際培訓總會(IFTDO, Geneva)常務理事


分享這篇文章:
立即領取 免費1對1外師體驗課

姓名

Email

國碼

手機

閱讀並同意接受會員服務使用條款隱私暨個資保護聲明
追蹤Tutor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