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看破 !履歷寫超棒,「聽說」實力卻不怎樣

厲害人資說:入職場後,英文要弄好其實就一招

「現在求職時,附上英文履歷與自傳幾乎是標準配備了,甚至許多人都為求帳面好看,明明英文普通卻在英語程度欄位填上『中等』,中等的填上『精通』;但實際上請他/她用英語自我介紹、甚至隨機用英語聊工作經歷,就立刻見真章了。」

一位「厲害」人資朋友分享他的見解,還特別跟我說,千萬別用「資深」來強調他。

他認為,資深不代表厲害,太多人資是瞎混,只是跑跑行政程序、依法辦事,甚至鑑才、識才、覓才都有問題,遑論還要懂企業內部溝通與外部公共關係,否則怎能穩人、找人?!

為了探探這位朋友的功力,也為了解答我的好奇,於是問了他一個問題:「沒面試前,你如何分辨這個人語言程度好不好?」

「你怎麼會問這個?」他笑了一下問,我告訴他,因為發現大家在履歷上的英文實力都「超強」,有英文履歷又有自傳,程度個個都精通,但似乎沒反映在台灣整體的英語程度上。

原來,在人力銀行上超標登載自己英文程度已經是常有的事,謙虛地只寫中等,很快在篩選中就輸給了精通的人;即便面試可能會被發現,求職者仍然是勇於冒險犯難。然而,他也指出從英文自傳與履歷中,就可看出程度之分:

1.接近母語者

2.喝過洋墨水的大學/碩士

3.本土學歷,但英文強的

4.英文中等,靠查單字、文法寫,再找英文厲害的朋友修調

5.英文普通,也是靠查而寫,英文厲害的朋友不多,找不到人看

「對於前三者來說,起碼在語言能力上已經符合職務需求,英文功力一般的人資也不敢太去挑三揀四,他們就是八二法則中,那20%的人。」話鋒一轉他說,但對80%的工作者,人資們可以從英文自傳與履歷的「生硬」度,搭配其所填寫的語言程度來查看。

「有些人英語程度寫精通,但英文履歷和自傳的生硬度卻很高。我們都知道台灣人讀、寫程度普遍比聽、說還要好,因此光從這點,你大概就知道他實際的英語溝通的能力可能要再打折了。」這位厲害的人資接著說,這種辨別方式屢試不爽,只要請對方用英文自我介紹就能立刻見真章。

「如果遇到那些有備而來的呢?」不死心的要問倒他說。

「是背的、是隨機而談的,一試便知。背的,通常會有一種『文章格式』的感覺,就好像升大學補習班很愛教『In this modern time』做為英文作文開頭一樣,但自我介紹並不是寫作文。」他接著說,若再用聊天方式來討論工作經歷與自介內容,更是會讓海水退去一大半。

我心裡不禁暗暗想,現在找工作都這樣困難,人資這樣精明是要幹嘛?但既然這朋友如此「獨到」,或許他在英文學習上有些好建議,於是追問他給已入職工作者英文學習的方法。

他回答:「對上班族來說,要像學生時代每天拿本英文雜誌來念,是有困難的,無論紙本或數位。」接著反問:「難道下班後你不累嗎?縱然不累,這種競爭的時代,太多知識等著你去吸收。」但他也肯定英語雜誌有一定功效,認為查單字、學念法或模仿句子的寫法,是充實自己英語資料庫的方法之一。

「然而,這對於聽、說的進步卻比較緩慢,主要是沒有練習對象;即便有對象也不一定知道怎麼糾正你錯誤的講法。」他指出,如果對方也是中文思考、台式英文,那對於要練出一口國際通用的英語就會很有限。

他建議,線上真人英語教學在市場上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在網路上搜尋也會常發現「業務狂打給你」這類訊息,但這真的不失為一個摸蜆仔兼洗褲的方法。第一,有真人陪練、指出你的錯誤;第二,這些稱為顧問的外國人,本身就是老師,因為比較知名或大型的業者會嚴格要求老師得有英語教學資格證照才能教學,所以,他們是真的會教英文的老師,不是用一張老外面孔就來瞎教瞎談。

至於費用,他也提醒,請告訴業務你是個社會新鮮人或還在職場上努力,要他報個好價錢,等你飛黃騰達後,才更有餘力買課程服務或介紹朋友給他。

厲害的他也忍不住嘮叨了幾句,看得出來頗語重心長:「台灣人國高中都在背單字、文法,進大學也只是做報告才查英文或逼不得已讀原文,簡報時都用卡卡的英文講,誰有真正為自己職涯的英語好好準備過?不要再說英文好難、職場要求好高、薪水好少,為自己好好拼一回吧!」

「總之,搞好自己的英文,從讓自己會聽、會說開始」。

 

分享這篇文章:
追蹤Tutor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