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向是台灣學生主要的留學地點,以往常聽到的留學年紀,大概都是大學畢業後的大孩子。但這幾年,就連中國大陸也興起一個名詞:「低齡留學」。指的就是才國高中左右就被爸媽送出國的小留學生。
為什麼想送青少年階段的孩子到美國念書呢?常見理由如下:
1.讓孩子及早適應美國文化,融入當地。
2.提前培養語言能力
3.體驗美國高中生活,讓孩子脫離讀書只為考試的教育制度。
4.在美國就讀中學,可以熟悉美國大考如SAT、AP等項目,讓孩子有更充裕的時間和能力準備,申請到頂尖大學的機會也相形提高。
美國中學教育制度體系
美國申請大學,多半採計學生10年級以上的成績,甚至會參考12年級的大學預修科目。美國多數學制是小學1-5年級,中學6-8年級,高中9-12年級,許多台灣小留學生在國三這年出國,以便銜接美國的Grade 9。
台灣 (Taiwan) | 年齡 (age) | 美國 (U.S.) |
國一(七年級) | 13歲 | Grade 7 |
國二(八年級) | 14歲 | Grade 8 |
國三(九年級) | 15歲 | Grade 9 (高一) |
高一(十年級) | 16歲 | Grade 10 (高二) |
高二(十一年級) | 17歲 | Grade 11 (高三) IB 1 |
高三(十二年級) | 18歲 | Grade 12 (高四) IB 2 |
PGS-Postgraduate study | 19歲 | |
大學 | 18-22歲 |
綜觀原因,也就是為了讓孩子能進入排名更好的大學做準備,一般來說,中學就就讀美國學校的孩子,因為更清楚準備方向,也更容易申請到名校。但要送這階段的孩子獨自出國,要住哪裡?能不能自已照顧自己?獨自出洋,因爸媽不在身邊而染上壞習慣的例子時有所聞。相信這是很多爸媽裹足不前的原因!
一般說來,小留學生有以下寄宿地點:
1.託給熟識的親戚朋友家
這對孩子是最好的方式,如果是孩子也熟悉的長輩,可以讓成長階段的孩子擁有家的感覺,相似的生活習慣和飲食,能幫助孩子減少初來乍到的不適應,但也端賴孩子與寄居家庭的緊密程度。
2.寄宿家庭
美國學校規定,未成年的學生一定需有監護人,寄宿家庭必須得到學區的核可,擁有家長的委託書,受託於監護孩子在學校的事務,相當於形式上的監護人。
這樣的方式雖然讓孩子有個固定的居所,爸媽也便於聯絡,但寄宿家庭與孩子的文化與生活習慣不一定相近,如果是當地人家庭,西方教育會傾向尊重而且保持距離,對於剛離開家庭的孩子,可能會感受到被冷落甚至不適應。再者美國中學的活動很多,如果沒有校車,寄宿家庭是否能接送孩子上下課?孩子能不能自由參與社團或是輔導活動?寄宿家庭是否能給孩子規律的管教?這都是爸媽要先為孩子考慮的!
3.住宿中學
這是不少爸媽比較後的新選擇!雖然私立學費相對較高,但不用擔心孩子交通問題,食宿有專人照顧,能與本地學生有更密切的相處,讓孩子更能適應當地文化圈。而且24小時的生活環境就是學院,這種學校通常是10人以下的小班制,學習上也能受到更多照顧。比較困難的是,爸媽在台灣要如何選擇一間環境安全、師資優秀的住宿中學呢?
師資優秀,小班制教學
住校像大家庭,便於融入人群
課外活動多元,無須考慮交通
生活等於學習環境,幫助主動學習
藝術課與體育活動豐富,發展興趣
校規嚴謹,24小時舍監照護
學生多來自爸媽高學歷、高收入的家庭
學校有專職升學顧問,輔導課業
1.學校硬體設備;宿舍是否舒適,教室設備是否有維修更新
2.師資是否優秀
3.升學比例,畢業生申請上名校的人數
4.學校本身是否有特色或強項
5.週遭環境是否安全
6.是否提供AP或Honor課程
7.國際學生的比例
每位小留學生的背後,都有望子成龍的爸媽,但不是把孩子送出國就能達到預習效果的。事前詳細的調查是必要的,可以多了解每一間學校的特性,以及孩子目前的語言程度,例如是否有為留學生提供語言課 (ESL)?才能為孩子選擇最適合的學校,免得花大錢送孩子出國,效果卻不如預期,更造成孩子適應不良。
給爸媽的小參考,TABS(美國住宿學校協會)!
TABS是The Association of Boarding Schools的簡稱,成立至今已超過20年,提供美加各地住宿學校的諮詢服務,服務對象為10-17歲(小學三年級至高中三年級)的孩子。協會下共有287所學校資料,分為:男校、女校或男女同校可選擇。並提供美國高中文憑或IB文憑學校兩種選項。
姓名
國碼
手機